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

:蝦老闆專欄:相見不如想念,不要蝦子出來 Say Hello !!



「敏感的體質讓蝦子養殖過程危機重重,每一次的「砍掉重練」便是數十萬的損失,與無數心血的付諸流水。」

白蝦屬底棲型生物,一般而言,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蝦農們按表訂時間餵食,每日約要餵食飼料 2到4 次不等,就算幼蝦時期需要更少量多餐的餵養頻率也沒關係,蝦農們仍為抱持著信心身負重達50公斤的飼料桶沿著池邊撒放,然後蝦子們在池底游泳、吃飯、睡覺,安穩的從小蝦變成大蝦,平常沒事就別麻煩打什麼招呼,乖乖在池底長大等著讓蝦農們秤斤賣,最好是通通都長到30尾斤以上。

當然,事情如果有這麼簡單的話,蝦農就不會是最難賺的行業之一了。

白蝦被蝦農們戲稱為「投機生物」,是一種有什麼吃什麼屬於雜食性蝦類,加上廣鹽、廣溫的特性,相對其他蝦種如草蝦、沙蝦等擁有較強的環境適應力。以蝦農們的行話會說白蝦「卡野(比較野)」,就是在說白蝦的野性比較強。因此目前全世界的蝦類養殖,除澳洲主打草蝦以外,其餘多半會以白蝦為大宗。然而從「卡野」到「卡好養」還是有很長一段距離的,事實上,白蝦仍是對環境要求非常高的生物,不管是水質或者溫度,從水的鹽度、PH值、溶氧量、營養鹽、菌種……等都走龜毛路線,對於用藥更是特別敏感,讓蝦農們不得不保持戒慎恐懼的因應姿態。



儘管蝦農們並不希望看到蝦子們跑到水面上跟他們打招呼,但對養殖人而言,「陳屍池底」也是不得不時時擔憂的狀況,為了跟上蝦子們的成長狀況,於是蝦農們便需定期檢測蝦子的活性,池邊的「傘網」便是這種功能,每當舉起傘網看見蝦子們如火山噴發般躍回池底,蝦農才能有稍微放心的感覺。

另一方面,傘網的功能也是在監測蝦子們的進食狀況,蝦子每次攝食時間大約在1~1.5小時之間,萬一1小時過後傘裡仍殘留了太多飼料便會導致池裡「亞硝酸」的含量竄升,造成水質監控上的危機。而殘留太多飼料如果不是因為餵食過多,便可能是遇上集體「罷吃」,這時蝦農要啟動的又是另一系列的檢測與應變,務必要搶在蝦子們絕食至死前完成危機處理,否則整池「砍掉重練」,是任誰都不願意承受的身、心、財多重耗損。

敏感的體質讓蝦子養殖過程危機重重,有鑑於每一次的「砍掉重練」便是數十萬的損失,與無數心血的付諸流水,為了降低養殖風險,許多蝦農常等不到蝦子長大便急於搶收上市。蝦子的計量單位為「尾斤」,即一斤裡所含的蝦子尾數,以「HAPPY FRESH 快樂鱻友善農漁產銷售平台」團隊而言,蝦農們一般會投入近半年的時間讓蝦子成長到40尾斤甚至30尾斤才會對外販售,然而放養的時間越長,所需的養殖技術就越高,加上進口蝦的競爭,市面上拋售50尾斤甚至60尾斤蝦的新聞時有耳聞。

姑且不論身型相對小很多對消費者造成的口感差異,如此削價競爭的結果不僅造成市場的崩落,也導致國內養蝦技術的遲滯而難以提昇,如今已是國內養殖漁業所面臨的普遍困境,有待國人共同關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